找到相关内容102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“真如缘起”到“法界缘起”的进路“一心”观念的确立

    26) 因此,按释中所说︰众生的“轮回主体”,是分别作用所产生的“虚妄分别性” ( 偏计所执性 )。 同时,由于众生的执受作用而造成的“隔阴之迷”,更使得众生在每一次的轮回过程中,都执著不同记忆...

    黄俊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046878.html
  • 禅门不可欺 (3)

    他们内证功德的理由。惠能大师之所以示现成让萧平实辈鄙夷不屑的不识字者,倒极有可能是为了向后人冥示离言妙理,以诫舍本逐末之劣行!  同修会中人自己说过:“不能因为 平实导师有隔阴之迷而在此世不懂藏文,就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4851368.html
  • 大相国寺法语(1)

    执与法执的,若非菩萨得证无生法忍,无法做得到,菩萨今生度不了众生,还有来生,甚至还有尽未来际可得度之,因为菩萨没有隔阴之迷,内心无惑,了知众生与他之关系,如是可耗下无尽的未来,以达到恒顺众生,并度化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352109.html
  • 《生命的终极关怀》之临终关怀(2)

    什么罪,怎么会得癌症?’我答说:‘因果报应,贯通三世,无始劫来,我们都造了无量罪业,只是隔阴之迷,不知道而已。世尊告诉我们许多可以跳脱苦海的真理,如果我们依教奉行,可以离苦得乐。眼前最重要的是把病治好...

    释信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61654043.html
  • 山庵杂录(下)

    前身皆非常人。胡乃顿忘前世所习如是。古人谓。声闻尚昧于出胎。菩萨犹迷于隔阴。然则修行人可不慎欤。  江西绝学诚公。山居不出世。座下有七人结盟习禅。一人年最少。超然有得。诚公验以三关语。其答如鼓应桴。不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2355755.html
  • 西藏密教简史

    王赤松德赞支持密教在吐蕃传播,被密教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)所化现的,虽然出生为王族;但仍有隔阴之迷,而且这一生罪业也未清净,没有解脱生死。我呢,也是王子,并且已经成就圆满解脱,可以超越一切世间生死。因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12456273.html
  • 清代魏源居士无量寿经会译及净土文章

    享尽之易堕也。其次为人道。人道终身为形骸妻子所役。苦乐相半。且富贵溺人。易入三途也。在家之难如此。即出家之僧。宗教二门。自智者永明宗净合修而外。余皆大乘自命。欲由初地以登十地。动经长劫。且菩萨有隔阴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5956699.html
  • 什么是佛法大义?

    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,可是他不要,他志不在此。他在初地时发起增上意乐——发了十无尽愿,由这个十无尽愿所持,所以他发起受生愿,继续再去投胎;他不害怕隔阴之迷,因为他知道未来世就算忘了这世的修证,只要能再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960209.html
  • 莲宗诸祖生平与思想(2)

    ,亦应往生净土。悟达之士,虽有见地,不断惑业,若生三界,一入胞胎,便有隔阴之迷,从前所悟,寻复忘失;毕世功夫,一朝唐丧。若生西方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一入圣阶,便登佛地。故知不悟则已,悟则求生西方净土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162467.html
  • 佛教对“生命教育”的看法

    平等。只是凡夫在分段生死中,一期一期的生命因有“隔阴之迷”,也就是说换了身体就不知道过去的一切,致使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但是生命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起源、终始,生命只是随著因缘而有所变化...对于过去生中的点点滴滴将遗忘尽净。罗马人则相信人在投胎时所经过的河叫做“奈思河”,喝了“奈思河”的水,对于前生往事奈何再也思忆不起来了。  佛教主张,人之所以会忘掉过去的事,是因为有“隔阴之迷”。阴指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162511.html